就業壓力大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長期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全國待就業人口超過4000萬人,其中約60%為“4050” 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家庭服務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要求相對較低,是安置上述群體就業的重要領域。截至2008年底,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已超過2000美元,正進入家庭服務需求旺盛期,家政服務業吸納就業的空間廣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汪志洪在寧夏銀川召開的全國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部際聯席會議上說, “我國的家庭服務業已經成為服務業中一個規模龐大并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重要領域”,然而,由于接受培訓的人員供給不足、服務不規范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導,家庭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從2009年開始,商務部、財政部、全國總工會聯合,以促進弱勢群體就業、緩解當前就業壓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服務需求,解決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為出發點,從作為改善民生、增加就業、擴大內需的一項緊迫而又長期的工作的高度,實施了“家政服務工程”,運用財政資金支持開展家政服務人員培訓、供需對接、從業保障等工作。其目標是通過實施技能培訓等措施,每年扶持一批城鎮下崗人員、農民工從事家政服務,逐步形成規范、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務體系。2010年,國務院農民辦將聯合上述部門繼續深化和發展 “家政服務工程” ,家庭服務業將得到空前發展。 大力發展家庭服務業不僅可以緩解就業壓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而且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服務需求。當前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市場化建設加速發展,既是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工作的最佳機遇期,也將是困難重重的問題凸現期。這就需要我們從事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工作的決策者、管理者、企業經營者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發揮集體的智慧,積極探索行業發展規律,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從行業發展、管理服務、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等多個環節入手,系統總結和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通過積極探索和改革創新,提升從業人員就業素質和技能水平,提升行業管理水平,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家庭服務業發展道路。 |